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

时间:2024-09-24 16:47:20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15篇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15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1

徜徉在书城里那一排排琳琅满目的书架前,邂逅了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

“我,坐在夕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包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龙应台在这本生活散文集里充满款款深情的句子。默读无数遍,依旧心生欢愉地温馨美好。它像清澈的清醒泉水,让同样身为母亲的我彻悟清醒。

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这本《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处处体现了她作为母亲的智慧和母爱,细腻而柔情。

书后附有十九岁的华安在《放手》里写下对妈妈感激的话:“尽管我们之间一直有这种成长的‘拔河’,母亲却仍然以一种安静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把我教育成了一个,用她的语言来说,‘像一株小树一样正直’的人。”他承认,“我是在和华飞的日夜厮磨中长大的,而母亲,更曾是我的宇宙核心。”在孩子最需要母爱的时候,能成为他们的宇宙核心,是合格的母亲,了不起的母亲!龙应台极其讲究自由尊重和理性思考,儿子们以这样的母亲为荣,我也以龙应台为女性之楷模。她唤起了母亲内心深处美好的母爱,教会了读者尊重生命,尊重自由,自然成长,理性思考。

教育是慢的艺术。“慢慢来”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润物细无声”、“大爱无痕”、“诲人不倦”、“锲而不舍”等精髓的最通俗的解释。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这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种慢,是遵循教育内在的规律,尊重它自然生长的性态。“强扭的瓜不甜”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理解,就是没有经历成熟的过程,没有遵从天性。教育也是一样,总是先慢后快。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燥与功利。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天使,他让为人父母者告别青涩,走向成熟;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自由的,他让我们这些教育者领悟到教育原有的姿态和心态。在崇尚速度的道路上,如果我们错过了太多孩子们眼里独有的美好,错过了安静地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瞬间,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碰撞,那么,现在就应该慢下来,细数往日的得与失,像龙应台一样温柔地说:孩子你慢慢来。长长的人生路,我们一起慢慢地走。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2

这本书是龙应台所写的,说到龙应台,相信大众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她那篇流传久远的小文《儿子,我为什么要求你读书》,她的一些育儿理念深受家长认同,但在当前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背景下,“慢慢来”明显让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做不到。

在《孩子你慢慢来》里,她写儿子对身体与性别最初的探索,比如自己和年幼的儿子在浴缸共浴,儿子问她胸前是什么,她笑着说,是“奶奶”。甚至,会在书中放一张给儿子喂奶的照片,小嘴吮着乳头的那一瞬。

她似乎不回避任何问题,并以此展示生命的全貌。大便失禁和父亲的权威不构成冲突,讲鸡鸡和月经也不会消解母子间的纯真感情。也许就是这些在通常意义上的亲情文学里看不到的内容,让她这些文章与那些滥情、矫情、虚情的文章区别开来。

以至于,即使是向来不屑于渲染亲情的人看了,也会忍不住想:为什么我小时候不能和父母这样坦诚相待,不能这样被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教育?

这本书后面有安德烈和飞利普两兄弟的文字。15岁的飞利普文字轻松随意,可19岁的安德烈竟在文中以“母亲”称呼妈妈。我就想到我曾经认识的一个人,跟我聊天时经常提到他“母亲”怎样怎样,让我非常不解。和父母精神上比较亲近的孩子,对外人却以显得疏远的尊称提起;和父母精神比较疏远的孩子,却又在言语上时时要显得亲昵。这大概是因为,父母和子女根本不可能达到彻底的沟通,越是试图沟通,只会越发看到其间的沟壑吧。

我很羡慕那些和父母沟通就好像是跟自己同辈交往一样,能够直呼姓名,交流心事。作为一名幼师,平等也是我们对待“小大人”的必备条件。《孩子你慢慢来》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于传统长幼关系理解的那扇狭小的窗户,见到了不一样的东西。龙应台说:“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路其实可能会越走越孤独。”如今,我们到了而立不立、进退两难的尴尬年龄段,或许这也正是由平原进入森林的时候了。侥幸地想:也许,平原有平原的阔美,森林有森林的俊秀。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3

龙应台的文字,读来如冬日阳光,字字温暖,如三月春风,字字轻柔。每一位准备要做母亲的、已经做了母亲的、不想做母亲的女人,都应该来读一读,看一看,作为一个母亲的幸福。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陈旧的凤凰牌自行车后座上,有着我的"专属"座位,那是专门为我设计的"小椅子"。小时候,每当我哭闹时,一直是妈妈用自行车推着我,从村子的一头到另一头,我总是一边哭一边还有"一万个为什么"在妈妈耳边晃悠,就这样和妈妈边走边说,直到再也看不见夕阳,直到我早已忘记为什么哭泣。

"妈妈的眼睛,还兀自盯着那扇看不出有多么深邃、说不出有多么遥远的门,看着看着,看得眼睛都模糊了"

还记得我刚读高中的那会儿,第一次远离家,离开爸爸妈妈。爸爸和妈妈一起把我送到学校宿舍,妈妈一边帮我理东西,一边嘴里唠叨着:晚上睡觉毛毯盖盖好、想吃什么自己去买、多吃点水果、多交几个朋友……爸爸妈妈走后,顿时觉得--"凄惨",我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也只想用这个词来形容。三天后,给妈妈打电话,我大哭了一场,据说,妈妈也哭了。但我当时在电话里没感觉到。读了龙应台的文字,我才意识到也许妈妈比我伤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和妈妈都早已习惯了类似这样的别离。我要来上海找工作,妈妈说:去吧!当时还觉得妈妈怎么这么狠心,没有说一句挽留的话。现在想来,或许应该感谢她,因为不知何时,妈妈已经学会了放手,放手让我自己去承担该承担的一切。()每一位妈妈的内心都是柔软的,都是细腻的,但唯有作家是幸运的,因为她们可以用自己美妙的文字来记录孩子的点点滴滴、表达对孩子无尽的绵柔。我的妈妈不能,但我依然爱她,因为她是我的妈妈,我是她的女儿!

"而我,突然觉得人性是极易判断的:世上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喜欢孩子的都是好人,不喜欢孩子的都是坏人"

选择幼 ……此处隐藏7525个字……得到妈妈的“救助”,每次她在一旁像个朋友一样,和我一起为困难烦恼时,我总是埋怨,为什么不能帮我一次解决?现在我才知道,这份等待与陪伴包裹的是浓浓的关爱。当一位母亲,愿意同孩子一起重新认识世界,给予孩子跌倒的机会,却一直默默地守候在她的身边时,其中需要付出的是多么强烈的爱。

孩子,你慢慢来!我想,我懂得了文字背后的那份用心良苦!爱,需要慢慢来。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13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刚见到这本书,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得很精神的小孩,穿着棉袄,低着头,慢慢地踩在铺满枫叶的小路上。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为母亲和独立的龙应台,有着丰富、激烈的内心冲突,通过内心冲突的诉说,表现出她内心深处的母爱。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作者龙应台的文字温润朴实,情感深邃厚重。我最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孩子本来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别送给天下母亲做女人的礼物”。每天,龙应台细心地照顾自己的儿子。去接华安的路上,龙应台一边给华安做导游,耐心地介绍这个世界,因为他是新来的。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华安把所有长长的东西都比作了龙。我觉得安安是多么的可爱,天真无邪。我也真希望回到安安那个年龄,整天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婆家玩,看见弟弟妹妹们在溜冰,我也想试试。刚穿上溜冰鞋,我一下子就滑倒了。我有些垂头丧气,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妈妈把我扶了起来,对我说:“一步一步慢慢来,不要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站起来继续慢慢练习:首先,我用手扶着栏杆一步一步向前滑动,渐渐地我尝试着放开栏杆,自己往前慢慢滑,我迈出左脚,接着又迈出右脚。突然我失去平衡,脚下的轮子往前滑,幸好我穿了护具,没受什么大伤。我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这时,妈妈走来说;“南南,怎么样啦,会溜了吗?”我摇摇头,于是妈妈说:“来,我来帮你,我拉着你的手慢慢溜。”我愉快地答应了。我拉着妈妈的手,她一步一步后退,我也慢慢溜上去。溜了几分钟,妈妈看时间不早了,该吃晚饭了,她让我回去,明天再练。可我毅然坚持着自己的想法,让妈妈先回去,我再练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下来我竟然学会了,我慢慢滑,心情乐开了花一样。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我想:做事都应该慢慢来,不能着急,一步一个脚印。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14

寒假把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看完了,躺在沙发上看着书,嘴角禁不住一次次上扬。这样美好的感情,这样温柔的成长,让我心亦变得如斯温柔。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这独特的封面所吸引了,一个只有5岁左右的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独自一人徒步在金色树叶铺成的小路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那么安静。封面上还有这么一段话: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段话慢慢的,似乎还有很多的话,很多的言语,但是全部已经不重要了,作者龙应台已经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等待,来欣赏……

龙应台一贯以尖利敏捷的文风着称,但这对孩子成长的点滴记录,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柔软,是一个母亲从心里流出来的潺潺溪流,两岸风景无有突兀,但美如画卷。故事讲的是龙应台经历两个儿子幼年的成长中以及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里的“妈妈”是那样可爱的一个中国台湾女子,她在自己的异乡、儿子的故乡,用爱与理智抚育上天送给自己“作为女人的礼物”,用心地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他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文中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没有峰回路转的曲折,但有无数的忍俊不禁,无数的低回温柔。成长,是如此可爱的过程;母亲,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字眼;孩子,是这样的让人心生温柔……

看到封面我没有认为封面及插图跟书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才慢慢发现了其实每张插图都是真实的照片。看得出来,每张照片的颜色都不是那么鲜艳甚至有些泛黄,家具及汽车也都和现代挂不上钩,即便如此,我却从中发觉每张照片都是那么的温馨,照片中的孩子是那么的可爱,照片中的环境是那么的优美--有绿草红花,也有金黄的落叶。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是日记,又像散文。她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书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从而也生出很多感慨。

现在有些家长,很是盼望自己的孩子能一下子就成功,一下子就望子成龙,于是就给孩子报了许多的兴趣班,一个周末就只有半天的时间做回家作业,时间紧张极了。我认为,这样不但让孩子学不好学校里的课,更使孩子外面上的课给没有学进、学透,这样,又花钱,又花时间,还在弄个体力透支,这样又有什么用?

这些家长应该好好问问自己,好好反省自己。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母亲的本能,给我们自己的尊严,却不是每一个家长所能办到的。在我们的传统中并没有将孩子和成人当成平等的人。这些家长应该学学向龙应台这样的母亲,尝试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耐心倾听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们。

有些孩子一下子周末就要上一天半的课,这样忙碌的孩子,又让他们怎么慢慢来呢?为了不甘人后的家长们陪着孩子们学这学那,美其名曰“为了孩子们的未来”,那样的想当然,可是,可曾想过孩子是否真的喜欢呢?还是给孩子多一点“慢慢来”的机会吧。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15

毛毛虫只是变为蝴蝶的前奏。不漂亮,不乖巧,或许还不讨人喜欢。只是,表为了美丽动人的蝴蝶是拥有危险的。毛毛虫期望破茧而出,人呢?当你只注意到它阳光下的光彩,嫉妒又羡慕之时,那么?你可曾看到她背阳处的那片阴影呢?你是否注意到了?是否体会到了?

成长,历练造就的蜕变。华飞的成长依赖着母亲一路的扶持。当然了,是父母在共同扶持,或许父爱不如母爱那么多而已。大孩子和小孩子之间存在的不仅仅是那年龄的差距,更多的是思想上的差距。弟弟嘛,当然希望能黏着哥哥——安德烈斯。或许是觉得那样会有安全感吧。不过,飞飞的表里可不如一呢!嘴上说着无所谓,但是心中还是很迫切地希望能和哥哥一起去玩儿,真的是小孩的世界大人不懂么?我也是个小孩子,小时候也会有这些心思。本性,天性?我不知道。

从小出生、长大在书香家庭的安安与飞飞课真是幸福啊!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久而久之,一定从书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明白了许多道理吧!我虽说不是在书香家庭中长大的,但是,我自幼酷爱书籍,家中的“良书益友”也是不少啊!不过,《苏菲的世界——我无法懂得其中的深奥之处。我的爱与泪水被触发——《夏洛的网》,是它,让我在心中织成了一张爱的网,让我懂得了对生命的礼赞,懂得了友谊的真谛。

好的书,可以伴随一个人一生坚定地走下去……

成长是什么?就是忘记以为一辈子都会铭记的东西,铭记以为会一辈子忘记的东西……

或许多年以后,回过头去看一看,原来我是这个样子长大的啊……

因为,我们是在爱中成长着……

《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