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语文教案

时间:2024-06-21 16:03:28
《负荆请罪》语文教案

《负荆请罪》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负荆请罪》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负荆请罪》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检查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练习排演小话剧。

3、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形象的习作方法,并练习仿写。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形象的习作方法,并练习仿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词,同桌相互订正。

2、展示评价学生书写,并复习改进提高。

3、回顾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战国时代的廉颇和蔺相如,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

二、领悟表达方法,仿写。

1、回读课文,领悟表达方法。

(1)再读课文,看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和廉颇的知错就改的精神分别体现在哪些具体的描写中,这些描写给你什么启发?

(2)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感悟写法。

作者主要通过描写刻画了人物性格特点。

2、学以致用,完成写话。

(1)激发兴趣,提出训练要求。

在描写人物时,抓住人物的进行细致地描写,可以使读者对所描写的人物有深入地了解,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仿照这种写法用一段话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人,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来体现人物的特点。

(2)学生完成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写话,集体评议修改。

三、排练小话剧。

1、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先让学生读好剧中人物各自说的话,再琢磨怎样把这些话的感情表达出来。

2、排演小话剧。让学生自由结合,练习排演,再指名表演。

四、课堂总结。

1、交流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说说自己以后怎样运用于习作。

2、教师根据学生表现进行评议总结。

五、作业:

阅读历史故事《将相和》。

六、板书设计:

5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勇于认错 顾全大局 知错就改 宽容大度 (语言 动作 神态)

《负荆请罪》语文教案2

一、复习检查

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第二幕。

二、精读剧本第二幕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海洋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

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

(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

4、讨论:

出示:“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2)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现在哪里?

(3)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说法好?

你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5、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斜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

6、知道分角色朗读。

三、作业

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分角色朗读第二幕剧本。

过渡:在第二幕剧本中,我们认识了勇于改过的廉颇,对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临行如也有一定的了解,要想进一步了解蔺相如,还得认真地读读剧本第一幕。

二、精读剧本第一幕

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2、分组讨论。

4、指名说。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国,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样?”)

5、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

(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讨论: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6、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

三、分角色朗读。

四、学生质疑。

五、总结课文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对不住你

过去的事别提了

要是……

宽恕我

背荆条

扔在一边

避让

跪下

扶起

(勇于改过)

(顾全大局)

为了赵国的利益

《负荆请罪》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进入角色品读剧本第二幕,为课后表演做好准备。

2、感悟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

教学重难点

进入角色品读课文,说好台词。

教学准备

1、练读第二幕。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课前板书:21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廉颇:小肚鸡肠、心胸狭窄、傲慢无礼、自私自利、争名夺利、居功自傲、盛气凌人、耀武扬威

蔺相如:忍辱负重、心胸宽广、顾全大局、大公无私、宽容大度、一心为国

二、初读剧本

1、过渡:读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同的,那么接下来到了剧本的第二幕,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廉颇和蔺相如还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剧本的第二幕,一边读一边体会。

2、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初读了剧本的第二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知错能改,宽容大 ……此处隐藏12382个字……p>【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由来。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

4、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

5、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形象的习作方法,并练习仿写。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顾全大局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2、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练习仿写。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阅读“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小故事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由来。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剧本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感受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顾全大局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仔细回忆一下,我们曾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简要小结: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味人物性格特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剧本是《负荆请罪》,板书课题,学生齐读。理解“负”和“荆”的意思。

2、围绕课题质疑,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生字,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评价指导。 (2)学生复写自己写错的和写得不满意的生字。

2、读准下列词语,并说说它们的意思。

上卿 府邸 针锋相对 唇枪舌剑 宽容大度 负荆请罪

3、检查朗读课文。

(1)开火车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难读的地方指导学生多读几遍。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

1、品读负荆请罪的原因。抓住韩勃和蔺相如的对话,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蔺相如的话,体会蔺相如心系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

(1)默读第一幕,抓住括号里的词语,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说说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讨论交流,说说蔺相如的哪些言行令人敬佩。

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

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将军闹翻了,后果会怎么样?”

(3)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4)指导朗读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2、品读负荆请罪的经过。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感悟人物精神。

(1)过渡:蔺相如顾全大局,一心为了国家的利益着想的品质令人敬佩,就连心高气傲的廉颇在明白了蔺相如的一番苦心后也满怀愧疚,前去蔺府请罪。那么,他是怎样请罪的?蔺相如又是怎样做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蔺府去欣赏那感人的一幕。

(2)默读第二幕,边读边标出描写廉颇负荆请罪时语言、动作、神态的词。

(3)理解“负荆请罪”,结合标画的词语说说廉颇是怎样负荆请罪的。(图文结合)从这里你感受廉颇是怎样一个人?

引导学生抓住“跪下来”、“抽我一顿”、“实在对不住”、等词让学生感受廉颇的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4)想象廉颇负荆请罪的景象,练习感情朗读,读出廉颇的真诚。

(5)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再次默读课文第二幕,标出描写蔺相如表现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

引导学生抓住“连忙仍”、“伸手扶”、“快请起”等词语体会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联系上下文理解“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6)最后的结果怎样? (和好如初,齐心协力共同保卫赵国。)读读句子,想象当时情景,练习感情朗读。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幕。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读中感受人物形象。

四、课堂总结。

1、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课堂总结与评价。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恰当的评价。

五、板书设计:

5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勇于认错 顾全大局 知错就改 宽容大度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听写本课生字词。

《负荆请罪》语文教案10

教学中,我把了解剧本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本篇又是话剧,全文主要是人物对话,文章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这又联系到习作教学了。

课时,我从理解课题出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理解了“负荆请罪”的意思,就理解了文章的大意。谁请罪,为什么请罪?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接着,我让学生说说本篇课文与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借机了解戏剧、剧本等相关知识。学习字词,提醒“廉”、“庸”的写法。词语的理解也很重要,本课中的许多词语都要学生查工具书或资料理解。指名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文中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就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的,我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思考说说从这些语言和动作中看出什么,学生大都能理解。我告诉学生,要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就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体现。课余,我还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我认为不能什么都讲,这样不但时间不够,而且教师也讲得很累,应选择一个重点,组织学生训练,使学有所获。教学中,我觉得只有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是很糟糕的,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教师也不知学生心里想些什么,教学就会显得盲目。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阅读教学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目标,应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因为每一篇课文其实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值得学生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使阅读与写作不脱节。

《《负荆请罪》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