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不能塞耳朵教案

时间:2024-06-21 16:12:00
玩具不能塞耳朵教案

玩具不能塞耳朵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玩具不能塞耳朵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玩具不能塞耳朵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后的不良后果,知道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的。

3、具有初步的安全常识。

活动准备:

教学用的PPT一份,小男孩玩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子的游戏吗?明明小朋友也来玩穿珠子,发生不了什么事情呢?”

二、教师操作玩偶,表演故事情节

1、玩偶表演

(旁白:游戏的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子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师:“明明玩穿珠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呢?”

三、教师引导幼儿观看PPT,继续讲述故事

1、师:“我们看看后来怎么样了?小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一声师怎么做的呀?”

2、教师操作玩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四、拓展幼儿经验

1、师:“我们身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哦!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的啊?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要小呀?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体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片、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了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玩具不能塞耳朵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3、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3、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4、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后来怎么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么做的?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5、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家园共育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反思

在这个环节可以发现有些小朋友知道的安全知识比较多,作为一个小班的幼儿但也知道一些常规安全知识。我又顺势引导着她们知道,当发生了意外要去医院找医生。

玩具不能塞耳朵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明白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PPT。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搞笑。(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之后怎样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样做的?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学习安全童谣

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童谣小朋友听一听要是你能记住的话就不会把小珠子塞进鼻子耳朵里咯。

小玩具不安全,我们不往身上藏。

玩具钻进耳朵,越钻越深耳朵疼。

玩具塞进鼻子里,弄伤鼻子流鼻血。

放进嘴里很危险,一不小心肚子疼。

玩具不能塞耳朵教案4

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后来怎么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么做的?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家园共育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玩具不能塞耳朵教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明白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明明:小珠子,真搞笑。(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之后怎样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样做的?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留意掉进去,必须要立刻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忙我们。

教学反思:

在幼儿极其喜欢的听故事的氛围中,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整个课堂的气氛很好,当小朋友听到明明把珠子塞进了耳朵之后,都很担心,很紧张。我向他们提问,“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呀?明明的耳朵里有个珠子!”我向她们指着挂图上的老师,让她们接着猜一猜老师看到了明明耳朵里的珠子后会怎么做?小朋友们顿时炸开了锅,有的说要找爸爸妈妈,有的说要找老师,有的说要去医院。

《玩具不能塞耳朵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