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0 20:30:12
《钱》教学设计

《钱》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钱》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钱》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需要多少钱?》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乘除法》(积在百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中的内容。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展开的,它是学习笔算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在《需要多少钱?》这一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积在百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为今后学习作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三(2)班共有42人,从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检成绩看,成绩倒不尽如人意,平均分只有40多分,对表内乘法口诀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背诵,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比较含糊。因此本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掌握积在百以内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探索两位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法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取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树立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1、两位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

2、能用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并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后提出:

(1)3个小朋友每人买1个泳圈要多少元?

(2) 3个小朋友每人买1个球要多少元?

(3)买1个泳圈和1个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4)用100元钱可以买几个泳圈、几个球?

(二) 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先解决“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的问题。

师:①买3个泳圈需要多少钱?

②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师:你是怎么算的?

师:板书课题:“两位乘一位数”的口算

(1)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算法。

(3)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4)观察小结:这道题与以前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

(三)巩固练习

师:指导学生完成第5页1—4题。

学生完成后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两位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灵活性,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我想:我们的教学,就应从我们的学生实际出发,抓好最基本的口算、计算是我们的根本任务,那些偏难的“题海”,我们弃之远曰!

《钱》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

1、例2以及“做一做”。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横式表示。

2、借助用小棒摆图形的操作,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借助直观了解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感知除法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探索并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五、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当我们平均分一些物品时,有剩余且不够再分时候该怎么办呢?

(二)课堂设计

1、情境导入

问题:这些同学在做什么呢?用11根小棒摆正方形、三角形、正五边形,各能摆几个?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感受我们身边的除法,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2、新知探究

(1)教学例1,认识余数

①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摆一摆。

师: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师:摆一摆,说一说你摆的过程和结果。

师: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

师:能结合摆的结果和算式说一说吗?

(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师:现在给你7个草莓,还是同样的要求,你会摆吗?动手试一试。

师:谁来说一说你摆的过程和结果?

师:这1个草莓怎么剩下了?还能继续摆吗?为什么?

师:这一次摆的过程和结果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预设:2×3+1=7(个);6÷2=3(盘);7—1=6(个)6÷2=3(盘);

7÷2=3(盘)1(个)

师:对比这些算式,你想说什么?哪个算式更能表达出刚刚分草莓的过程和结果?

师:为什么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师:你能结合摆的草莓来解释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具体含义吗?

讲解: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这个算式的含义?

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②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师:比较这两幅图和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对比:分什么?怎么分?分的结果怎样?用算式怎么表达?

【设计意图:运用摆学具的方式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活动空间。】

(2)教学例2:余数要比除数小

用小棒摆正方形。

用8根小棒,你能摆几个正方形?算式怎么写?

师:用9根小棒,你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请你动手摆一摆,并写出算式。

……此处隐藏17752个字……为了老大爷追回钱,它实际是帮助性质的。)

(5)品读5、6自然段,通过体会“迟疑”与“肯定”,“沉重”与“轻松”的含义,感悟老大爷和我的心情变化,

5.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6.鼓励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讲述在风中发生的事。

7.结合课后习题,感悟文章内容。

课文叙述了二十多年前一件真实的事,谈谈你读后的想法。

(四)作业:“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么做,说出理由,”

(五)板书:

过路行人:“抢”——〉“还”

钱被风刮跑以后

老大爷:“迟疑”——〉“肯定”

人与人互助互爱

“我”:“沉重”——〉“轻松”

《钱》教学设计15

教学要求:

1、会读课后的4个生字,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细细品读课文,体会老大爷焦急的心情和“我”矛盾的心理。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真诚互爱的美好品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美好品德。

教学难点:体会老大爷焦急的心情和“我”矛盾的心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课前了解80年代初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家人或朋友、同学交谈金钱的话题,感知周围的人对金钱的观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读生字,理解词语,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开课之前与同学聊聊新版5元钱的图案。认识课件中的80年代的5元钱。以及5元钱在不同的年代能买到什么商品。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课前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钱有关的课文,这是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个真实的故事。(齐读课题)

1980年1月20日,在长春的大街上,一位农民老大爷的钱被呼呼的北风刮得四处飞扬,人们顶着寒风上演了感人的一幕。同学们想学习课文吗?我想同学们学完课文之后一定受益匪浅。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文预习好了吗?好!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

趔趄瞅着诧异喧腾霎时间爽朗突如其来喜出望外

那些同学会读?指名同学逐个认读。几个同学读准字音之后,再齐读一遍。

2、生字字音读准了,课文读熟了吗?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六个同学朗读这六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朗读中有没有错误,然后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读完之后反馈,回答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两名同学回答之后,教师小结并板书:行人抢钱——送还大爷

3、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了,那么,在预习中你有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词语理解方面的问题时,可以请同学帮助,或者当时指导学生运用联系上下文、换词等方法来学习。当学生提出涉及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的问题时,就简短的写在黑板上。

学生提完问题之后,教师小结:古人说的好,学贵有思,意思是学习的时候,善于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去解决问题。我想,这些问题都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得到解答。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1、2、3自然段

1、从学生的问题入手。刚才有位同学提出为什么“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我们发现,“沉重”和“轻松”这组词语的意思正好?是呀,我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首先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原因让我的心情如此沉重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2、指名回答。学生回答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A.当学生回答局限在“因为我把老大爷撞了个趔趄,老大爷手中的钱被北风刮跑了”时,教师及时肯定,北风呼啸,钱被刮跑,再要找回来非常不容易,因此我心情沉重是有道理的。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看看,还有没有让我感到更严重的事情。

B.当学生回答出“我把老大爷撞了个趔趄,老大爷手中的钱被北风刮跑了,又被行人抢走了”时,教师及时肯定学生会读书。

3、请同学再看课文,(大屏幕出示)当老大爷的钱被北风吹的四处飞扬时,在场的人是怎样做的?怎样说的?

(1)指名回答。过路的行人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如果你就是当时的行人,你会怎样想?你觉得行人的话该怎样读呢?为什么?

(2)听了行人的话,丢钱的老大爷会怎么想?因此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风刮人又抢”的抢是什么意思呢?

谁能体会老大爷的心情,读读老大爷的话。当学生的朗读不到位时,教师点拨:你知道这125元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吗?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大爷,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就要没了,你是什么心情?

(3)作为闯祸的人,“我”是怎样做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为什么会无话可说呢?最起码可以道歉吧?(道歉无济于事)可以说还钱?(可能是我4个月的工资,还给老大爷我吃什么呢?)所以当时的我内心十分的难受,无奈、焦急、沉重。板书:箭头

让我们体会“我”当时沉重的心情,读读这句话。

4、刚才,我们理解了钱被风刮跑以后不同人物的表现,现在,谁能用自己的朗读再现当时的场面。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人物不同的语气来。

(二)学习课文4、5、6自然段

1、正当我愁眉不展时,故事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同学们请看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2、是呀,行人把钱都还给了老大爷,这和老大爷说的抢相同吗?所以,这个抢不是真的抢夺,因此,加上引号表示它的意思发生了变化。

3、按理说,老大爷的钱被人们捡回来了,故事应该圆满结束了。没想到精彩的事情在后面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5自然段,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和小组同学相互说说你的感受。(抓重点句子、重点词语——聚集、一再关切、帮着数、抢着喊、诧异、不是多了,是少了、光顾着---竟忘了等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老大爷的钱被人们从风中抢回,一一还给了他。因此,我沉重的心情就变得轻松了——板书:箭头

5、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呀,虽然大家都不富裕,但谁也没有见利忘义。虽然大家都不认识,但彼此却像一家人一样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种美好的品德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机动)让我们挑选自己感动的句子把它读好吧。一会儿,我们要比比谁是朗读小能手,谁是最佳小评委。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我想大家的心情肯定不平静,你有什么话想说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是呀,金钱的确很重要,它可以买到许多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是有许多东西金钱是买不到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心。这种真诚的关爱比金钱更重要。如果我们都能像故事中的行人那样,相互帮助,相互关爱,这个世界将是多么美好呀!你们说对吗?那好,就让我们像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身边的人吧!

《《钱》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